政策法规

统筹规划 精准施策 打好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组合拳

2023-01-11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改善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优化资源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增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吸引力的目标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办学条件的坚实保障。高职院校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高职扩招对院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带来的新压力,需要科学制定规划,汇聚多方力量,建立联动机制,着力在校园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结构、实训条件等方面紧抓举措落实,加快推进办学条件全面达标步伐,为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拓宽新空间、搭建新平台、打造新优势、积蓄新动能。

一、科学制定规划,优化功能布局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校园功能布局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快速发展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对不足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职业院校坚持规划先行。一是制定院校布局规划,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做好院校办学布局长短期规划,综合考虑职业院校全日制教育、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训、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功能,结合学生规模,坚持“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发展思路,调整优化校园空间布局,科学定位区域功能,使学校空间分布和容量配置渐趋合理,在院校发展中最大限度发挥支撑作用;平衡学生规模和办学条件的关系,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形成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制定分类分阶段达标规划,对院校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底数和动态变化状况,根据办学条件合格性指标和限制性指标要求,制定分类达标建设方案和资源整合调整方案,明确任务清单、时间表、路线图,分阶段有序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建设。

二、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改善育人环境

基础办学条件是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十三五”时期,职业院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高质量育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加大力度、精准施策、协同推进,进一步补短板、强功能,着眼长远打基础增后劲,确保基础条件与办学规模相适应。职业院校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加快推进基础条件建设。一是针对生均占地面积、生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生均宿舍等指标不达标问题,分类制定补齐方案,将实体建设与品质建设相结合,凸显校园文化特色,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二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新要求,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搭建5G校园网络环境,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信息化教室、实训室、智慧教室,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立融合型服务平台,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建设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思政课程等数字资源建设。三是针对生均图书不达标的问题,加大图书资源建设专项投入,加强高水平数据库文献资源建设,完善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互为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促进馆藏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源馆藏化、馆藏建设多样化。联接整合各界资源,倡导和鼓励教师、校友、合作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图书,设立图书捐赠基金,用实际行动支持院校发展。

三、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推动数智化实训条件升级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路径,前瞻性、高规格地建设实训条件是职业院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支撑基础。随着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职业院校实训条件还存在结构性和适应性的短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实训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职业院校在这方面资金投入是一个巨大挑战。职业院校必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汇聚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各方资源,同步提升校内外实训条件,保障实践教学的高质量。一是做好多渠道融资。统筹用好财政拨款的同时,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通过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券,利用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等专项基金,吸引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外资投入,加强对实训条件建设的资金支持。二是大力推进实习实训条件校企共享。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依托混合所有制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平台,加深与区域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合作,加强与企业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企业捐赠先进设备、校内实训场所共享等方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保证实训设备升级紧跟产业发展,促进实训条件在融合过程中得到大幅度提升改善。

四、持续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重要保证之一,特别是高职扩招以来,对专任教师数量和质量提出了双重要求,专业师资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瓶颈,亟需职业院校主动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优化学历结构。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综合衡量特色发展、人才培养、人员结构和岗位类别等因素,用好人才招聘权,优化学缘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设立引才专项资金,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提升高学历教师比例。二是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职称结构。推动职业院校“自主设定标准条件、自主开展岗位竞聘、自主评价竞聘人员、自主进行聘用管理”的职称改革,突出“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破五唯”评价导向,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升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三是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加强双师队伍建设,落实国家“双师型”认定标准,健全学校层面“双师型”教师认定与培养办法,坚决落实教师企业锻炼制度,提升校内教师双师素质;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合理加大兼职教师授课比例,优化教师专兼结构。

五、创新监督保障机制,强化数据支撑效能

办学条件提升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工作,需要职业院校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部门力量,构建网络化的监督反馈机制,加强创新信息化数据分析模式,形成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协同解决的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办学条件达标组织体系,按照学校统筹、归口管理、多部门协作、部门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和达标进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责任部门定期调度,为招生、基建、财务预算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建立监测、预判、反馈机制。对办学条件建设达标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测,加强数据统计与实时监测,依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判和定期诊断反馈,科学谋划下步达标路径,做到对现实心中有数,对未来手中有策。三是搭建信息化保障平台。融合高等教育事业统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等官方平台,搭建校本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对办学条件的数据采集,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监测和诊断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职业院校将认真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继续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功能,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形象。(作者 潍坊职业学院副校长贺志强

作者:贺志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Copyright © 2022- 联系方式:电话:雷老师 18510148333(同微信)   备案号:京ICP备2023013604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